企業設備維修售后服務系統管理平臺存在的問題有哪些?
隨著科技發展,新技術、新成果應用于設備,企業間競爭加劇,設備售后服務在企業生產中的重要性日益突出。但目前很多企業還沒有擺脫傳統的維修體制、維修觀念和維修方法的束縛。隨著客戶對產品需求的多樣化,企業要在激烈的市場競爭中取勝,就必須用有限的資源發展自己的核心競爭力。
作為后勤角色的設備維修管理卻沒有得到更多關注,還存在許多問題,具體表現為三個方面;
一、維修方式不合理
大多數企業維修指導思想落后,維修方式單一,預防維修、狀態維修等先進的維修方式沒有得到很好的應用。有些企業采用預防維修,也是靠經驗進行維修,采用設備管理信息系統和維修決策支持系統的少之又少。
二、維修績效機制不健全
很多企業明確規定每個員工的職責以及獎懲制度。如操作人員只管使用設備,維修人員只管設備維修,設備管理人員只負責設備的運轉等。員工與員工間缺乏協調和溝通,對設備的考核一般是多罰少獎,這影響了員工積極性、主動性的發揮。由于設備維修市場還不成熟,許多企業是自己維修,企業中出現很多高級技術維修人員流失。當企業花費大量資金培訓出高級技術人員后,由于缺乏相應的獎懲激勵制度,被一些外企以高收入待遇挖走。對領導的考核機制不健全,“重生產,輕設備”現象嚴重。
三、維修管理體制結構不合理
我國企業的設備管理組織結構大多采用職能型組織結構,強調企業內部的控制、指揮與協調。例如,設備維修部門按智能分成機械組、電氣維修組、液壓維修組等。這種對維修工人進行專業化分工,在解決各自領域的問題時起到了很大作用。但對于現代日趨復雜的設備來說,這組織形式已經不能適應現代先進制造設備的維修管理要求。
備品備件管理:
移動設備輕松實現設備檢驗,歷史數據歸檔可追溯
檢驗項可根據需要自定義